2)第一百四十章弹甲之争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德”号为例子,来窥探一下采用典型的“全面防护”的战舰的装甲基本布置形式。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的中部水线附近的主装甲厚度为305毫米,这也是全舰舷侧最为厚实的地方。主装甲带的下方是*********,而主装甲带的上方,则是厚度削弱到*********,上装甲带再往上还有*********。位于主装甲带前后两端的战舰艏艉的水线附近,还延伸出*********线装甲带,保护着这一区域的储备浮力。

  不得不说,在一战的背景之下,这种防护模式比较有用的。由于当时各国使用的穿甲弹基本上都是相对落后的软被帽穿甲弹,所以穿透力并十分不理想。

  在一战时期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上的那款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381毫米舰炮,实际最高也只击穿过德舰上的*********。德舰所使用的*********,更是连9英寸(229毫米)以上的垂直装甲都没击穿过。

  另外,这场战争中频繁发生的引信早炸和弹体强度不足等问题(英国人的炮弹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更是让双方命中对手的大口径炮弹屡屡被*********等厚度装甲所挡住。从这一点来看,就当时的的背景而言,给战舰的次要区域布置厚度略薄于主装甲的辅助装甲带,确实对减轻战舰所受的伤害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更先进的硬被帽穿甲弹已经开始在各国海军中普及起来,这一技术革命让穿甲弹的穿透力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我们还是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上的那款*********,这款舰炮在使用了硬被帽穿甲弹之后,在实测中竟然能在******************!

  装上了足以击碎装甲表面硬化层的被帽,再配合更加坚固的弹体和经过改进的引信,穿甲弹的实力和日德兰海战时期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穿甲弹性能的提升如此显著,作为硬币另一面的装甲防护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它必须直面新式穿甲弹带来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原来大量设置的中等厚度的装甲带,现在变得完全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原来完全可以应付软被帽穿甲弹的核心舱变得不再安全。也就是说,在硬被帽穿甲弹这柄更加锐利的“矛”面前,老式战列舰以“全面防护”为指导思想构筑的“盾”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种全新的防护模式很快就在新式穿甲弹的压力下流行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重点防护”。

  “重点防护”在英文中写做:Allor,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拥有一切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