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四方暗涌_拔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曲县了!”

  “阳曲县?好,传令,今日便在阳曲县休息吧!”庆仲达说完,扭头对长生介绍道:“长生,这阳曲县乃是扼晋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长生点了点头,暗自记了下来。

  这一路上,庆仲达每到一地首先会向长生介绍这个地方的地理情况,当然都是从军事角度来介绍的,偶尔还会说说相关的战役及庆仲达自己的一些评价。长生可以感觉到,庆仲达这是无意间传授自己一些用兵打仗的方法。

  同时庆仲达也介绍了当今中原的一些大的世家的情况,这也解开了长生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那就是世家门阀的模式为什么还会存在。

  自圣祖刘禅起实施科举,如今已经二百多年了。之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推荐,世家门阀自然会优先推荐自己的子弟为官,久而久之朝中和地方的官员大多都是世家出身,平民子弟得到推荐的机会很少,正是因为把持着权力,世家门阀会非常昌盛。

  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式是科考,这改变了以前世家门阀推荐人才的局面,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平民子弟得以为官,也因此打破了以前世家门阀垄断人才的模式,无法垄断人才世家门阀开始衰落,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出现导致了世家门阀的消亡。

  历史上隋朝出现科举,到了唐太宗时期,中原的世家门阀便大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不过四五十年而已。可自前朝起,科举已经进行了二百多年,世家门阀依然昌盛,这让长生觉得非常奇怪。

  而庆仲达的介绍让长生明白了世家门阀长盛不衰的缘由,一是把持考官,二就是养士。

  考官对于一次科举是十分重要的。科举中皇帝一般只参与到殿试这一最终环节,其他诸如乡试、会试等环节全都是考官说的算,考官看你顺眼,你就能考上,考官说你不行,那就是再厉害也考不上。历史上的科考舞弊案件,十有八九都是与考官有关系。

  自从圣祖刘禅驾崩以后,每逢科考,世家门阀便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人安排到考官的位置上,把持了考官,从最开始的院试开始,到后面的乡试、会试,每逢科考,优先选拔各个世家门阀的弟子,再考虑其他的平民子弟。等到了殿试的时候,平民子弟几乎是所剩无几,供皇帝选择的人才还是那些平民子弟。

  考官中虽然也有少数平民出身的官员,但是毕竟是人数极少,胳膊拗不过大腿,大多数的平民出身考官还是选择了随波逐浪。

  至于养士,便是收买招聘人才。

  战国时期的大人物大都会招募一些“食客”,据说孟尝君曾经有食客三千。而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