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一年三熟_拔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不能说完全不长,但产量会少的可怜。而这个耕种方式用在南方水稻种植上,等于是浪费掉了一次播种收获的机会,而朱崖洲这种一年三熟的地方,相当于只获得了三分之一的产量。

  “你们怎么不进行复种?难道没有双季稻么?”长生开口问道,根据长生所知,如今大雍朝的双季稻已经推广到了洞庭湖南岸,按理说岭南也早该有双季稻了。

  “双季稻是有的,不过我们每年要进行四个月的训练,所以无法种植双季稻。”都尉开口答道。

  “哦,那百姓呢?附近的百姓都种上双季稻了吧?”长生接着问。

  “这也没有。”都尉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咱们这里地不够féi,种双季稻的话两三年地就废了,还得重新开垦新地,不如种普通水稻来的好。”

  “那岭南呢?岭南其他几个郡怎么样?他们种双季稻么?”长生扭头问旁边的李和。

  “回禀都督,岭南其他几个郡倒是有种植双季稻的,但是也并不多。我听说种双季稻得靠着沼地才行,要不然的话土地用不了几年就废了。”李和开口答道。

  长生点了点头,心中已经大致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不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的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否则会造成土地活xìng流失,而且容易传染病虫害,所以一般都会采取轮种的方式。而在古代没有大规模工业生产化féi补充土壤的情况下,连续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会让土地很快的失去féi力。所以原始社会的人往往会采区放火烧林的方式开辟出新的土地,等种一两年后土地失去了活力便再放火烧林开辟新地,这便是最早的刀耕火种。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很多落后的地方依然采取这种破坏xìng的耕种方法。

  朱崖洲的土地每年只种一季稻,从收割到来年耕种之间的几个月里,稻田里会长出杂草,同时土地的féi力也会慢慢的恢复,在耕之时用犁将这些杂草刨到土里,杂草就会慢慢烂掉,成为féi料,为新的水稻提供养料。

  刚刚李和也提到,岭南人种植双季稻都是在沼泽边。沼泽地中富含有机物,是天然的féi料,所以在沼泽附近连续种稻,对土地féi力的流失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长生接着问道:“岭南种两季双季稻需要多长时间?”

  “双季稻的话便是种夏收,秋种冬收。就算是凑不足一年的时间,也就差个月余。”李和马上答道。

  听了李和的回答,长生脑中又腾起了一个疑问。

  后世海南岛以及广东地区可是能够种植三季稻的,可听李和的意思,岭南地区种双季稻便需要十一个月的时间,照这么算的话根本就种不出三季稻。

  “现在还没有三季稻,看来是经过一千多年的选种和培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