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1章 征地补偿_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神策门外,一批锦衣卫军余打扮的人们,在锦衣卫校尉们的率领下,正在丈量土地。路过的人们看着忙碌的锦衣卫们,议论纷纷。

  “这些锦衣卫在干嘛?”一名年轻人问道。

  一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人说道:“听说是官府要征地了,据说准备修建一条从京城到镇江的新式马车路,也不知道官府在搞什么名堂。”

  边上一名老者说道:“胡说八道,怎么可能从京城修到镇江?听说这种新式马车道造价不菲,修建一里都要耗费不少银子,听说是从神策门修到聚宝门,是试验用的,若是效果好的话,将来会在各大铁矿煤矿修建这种路,据说可以多拉很多货物。”

  这名老者说的也对但也不对,从神策门到聚宝门的这条新式马车道路,确实是试运行的新路,将来是为了在各大矿山修建这种道路而准备的。但是未来,南京到镇江的新式道路肯定是要修建的,不仅要修建到镇江,而且要从南京修到苏州,还要从南京修到杭州。

  南京到苏州虽然有水运,可是新式马车道路将来可以升级成铁路,速度方面,船的速度和火车是不能相比的。

  赵鹏前世所在的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时候,沿海客运和长江客运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曾经发展到了顶峰,各种国产和进口的客轮活跃在中国的沿海和长江、珠江等各大河流上。

  比较著名的沪温航线、沪厦穗(广)航线、沪青航线、沪大航线,沪港航线都是一票难求,几乎没办轮船都爆满,而轮船的发展,也从建国初破旧的蒸汽机轮船进化到了舒适的空调轮船。可是自从1995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开始,客运轮船逐渐销声匿迹了。

  举个例子说明,铁路提速之前,从上海到厦门火车要运行三十六个小时,而轮船为三十八小时,轮船的速度只比火车慢了两小时;从上海到广州,火车三十八个小时,轮船五十六个小时,但是轮船上保证每个人都有铺位,船上空间大,比火车舒适。

  可是铁路提速之后,上海到厦门只需要二十四个小时,上海到广州更是只需要二十二个小时;而温州也通了火车,旅客们只要在火车上过一夜就到了,轮船却要一天一夜。这样一来,速度慢的轮船就逐渐没人乘坐了。

  长江客运更是被铁路压得喘不过气来,如上海到武汉轮船要三十多个小时,火车只要一个晚上;上海到重庆轮船需要四天五夜,火车只要一天一夜。

  随着铁路的一次次提速,加上新铁路的修建,从时速160公里的z字头直达特快到时速200公里的动车,300公里的高速列车相继出现,还有谁乘坐轮船了?后来轮船就成为了旅游工具了,沿海和长江的客运彻底消失了,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