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迎击西夏_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长柏也是仗着个人武力,带着自己培养多年的精锐作为骨干,数百弓马娴熟的番兵作为羽翼。

  才能以这么小的代价,狙击这些西北兵匪,并没有什么普适意义。

  巡边这段时间,也就是让盛长柏真实的见识到了,大周士兵和西夏兵的差距。

  大周这些农民兵和西夏这些全民皆兵的游牧兵,有战力差距,盛长柏有心里预期。

  大周也不和西夏玩单挑,这点差距在大周更强的国力,更多军队,更严密的军阵的之下,不难弥补。

  更关键的是,盛长柏发现了许多之前,自己没关注到的问题。

  如果想要在秋冬之季和西夏交战,大周首先第一个就是要解决士兵的御寒问题。

  相比于西夏兵多皮毛的情况,大周士兵靠棉麻御寒。

  两者之间的御寒能力差距还是挺大的。

  大周的贵族御寒不需要多说,各种绒,棉,皮,裘,大多的办法可以解决。

  要说的还是大周普通百姓,大周朝士兵普通装备起的御寒物品。

  大周朝的普通阶层,冬季御寒,主要就是在衣服里加东西,条件好一些的就是加一些棉布、麻布,皮毛,如果是贫穷人家,就是往衣服里面加纸和稻草。

  就是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鸡毛,鸭毛,芦苇,也可以用。

  这个问题,大周倒是有现成的解决办法,已经有棉花种植。

  只是这些棉花规模不大,没有经过推广,也没有大规模应用到纺织业。

  有朝廷这个后盾,盛长柏想要推广棉花,也不算难事。

  如果首先供应军队的话,几年的时间,也就完全有效果。

  然后盛长柏也缴获了不少的西夏兵器,不管是西夏剑,西夏弩,西夏甲。

  锻造的精良程度,都已经超出大周许多。

  这个差距,比盛长柏原本认为的还是要大上不少。

  属于不攀一下科技树,大周的兵器和西夏,已经差出来时代的级别。

  西夏甲胄,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人。

  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

  西夏的“神臂弓”也是一种威力极大的兵器,此弓其实是弩,以糜为身,檀为销,铁为枪镫,铜为机,麻索系扎丝为弦。其三百步外,能洞穿重札,最为利器。

  西夏毕竟都建立了政权,资源得到整合,生产力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事实上,西夏真的有不少方面的技术,更要领先于大周,不能当成以前的游牧部落来对待,

  虽然西夏技术发展的偏科严重,因为党项尚武的原因。

  西夏的科技树,主要就点在了军事方面。

  但是有比大周精锐的士兵,优良的战马,更厚的甲,更利的剑,更优秀的地势。

  这些方面对于两国交战,都很关键。

  大周也就只能依靠庞大的人口数量和综合国力方面,占得一些优势。

  弥补劣势,夸大优势,这种事情,有正常智商的都知道。

  只是要用什么手段,达到自己希望的效果,才是一件难事。

  接下来的问题,需要交给时间,需要交给朝堂。

  盛长柏在西北的任务,主要也就变成了熟悉地理。

  发展情报,通过收服的党项异族,发展西夏的情报网。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