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_燃尽春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学到真本事,高中没考上就放弃念书,可不行。”骆锦荣语重心长地说。

  “我……”小妹妹低着头,绞着放在衣服前面的麻花辫,语气带着委屈,“我家情况特殊,我也想去念,可在这里能赚到钱。”

  “如果你真想继续念书,可以随时来找我们,我们出面协调,帮你弄手续。”

  骆锦荣尽量简单地给小姑娘科普目前国家关于教育扶贫的优惠政策。稚嫩的脸上,阴霾逐渐消散。

  “让我想想,骆书记。”小姑娘匆匆拎起茶壶,扭头离开包厢。

  许笳的旁边,骆锦荣叹了口气。

  “扶贫先扶志,我们搞扶贫,最要紧的就是给像凤娟这样的人提振信心,千难万难,没有志气最难,有了志气,真想做事,蓝图都不需要我们画,他们自己就能提刀干,这结果往往也不差。”

  这番话,是建立在充分的基层实践当中取得的。

  既有理论支撑,又饱含着奋斗精髓。是面前这位第一书记几十年基层扶贫工作心血之结晶。

  许笳听了,格外受启发。

  不由得将手机便签打开,跟着骆书记的扶贫思维导图将这些精髓记录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骆书记,您讲的真好。”许笳连连点头,发自内心道。

  骆书记字字珠玑,大到宏观布局,小到为民办事服务、或者建强基层组织等方面,都十分有见地。

  对这位略带地方口音、气质亲近泥土的第一书记,许笳除了刮目相看之外,更多的是尊敬。

  骆锦荣是天生的领导者,更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导师。他毫无保留地将摸索出的经验告诉给年轻人,鼓励和启发后来者,勉励他们继续开拓,汲取营养,摈弃旧俗,迎接新未来。

  许笳的谦虚上进,深得骆锦荣的赞许。

  两人聊到许笳林业局的专业背景,骆锦荣眼睛一亮说:“赵副市长年前来武陵视察,在我面前狠夸槐树村的大棚蔬菜项目。说他们搞得风生水起,群众当年就获了益。那背后,就有既懂协调关系,又懂专业知识的能人。赵副市长不明说,我脸上好一阵子没光咧。”

  “项目上起来快,难的是长期可持续。”许笳想了想说:“来武陵之前,我也做了些功课。这里良田有限,地狭人稠密,山地、林地面积广,本地经济作物仅限于水稻小麦和少量油菜。”

  骆锦荣点头,抿了口茶示意许笳继续说。

  “有靠果树苗木发家致富的,也有承包鱼塘水库赚点辛苦钱,除了这两样可以不用背井离乡,再没有别的可以扑腾的。”

  骆锦荣放下茶杯,叹气道:“这也正是我愁的。本地资源有限,要想有好的项目,一是向省城寻,讨项目;二是根据当地实际,只能捡一些小项目来做,而且还是重复性的,可持续/性一般。”

  骆锦荣说到这里,愁眉不展起来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