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78节 倭筑紫岛春蚕收获_唐朝好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水土,到这里一代又一代会根据这里的水土产生些变化,他们尝试在暖房之中,但效果不好而且成本增加巨大。”

  柳木急急的问道:“到底是什么等级的丝。”

  “多为三等,约有一成达到二等丝,四等丝不超过两成半。或许会有一等丝,你也别指望总量会超过一百斤。丝农们很看好明年,这地方倒还真的很适合桑树生长,比起江南的蚕纸初到北方,要好数倍。”

  李道彦的任务是防务,这些生丝与经济上的事情有熊本别驾去负责,他只需要知道数据就足够了。

  柳木也没打算再多问,相信独孤兰若带人亲自去看过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中肯的答案。

  丝好不好,很重要。

  柳木不知道的是,就为了倭岛的丝,熊本城外靠近码头有一处收货的大仓。

  独孤兰若亲自过去是因为倭岛的生丝关系到大唐未来的丝绸原料供求。各家跟着到倭岛的出都去了收货大仓。

  收的不是丝,准确说是蚕。

  各村在往城中运之前就已经作过初步的测分,将不同品级的蚕子放不同的筐内。

  萧灵儿拿起一只蚕来仔细的打量着,虽然是富家千金,但是对于这个影响家族生计的基本上农业产品她是相当的了解。

  “今年什么价?”有人已经在打听。

  熊本城有位专门管蚕丝的官员,手下有四十多位很有水平的部下,对桑、蚕、茧、丝都可以说是专业人士。

  独孤兰若也在问:“今年什么价?”

  价还没有定下来,这个价是根据去年年底的生丝订单量,今春蚕的成色,收成等等有意个小幅度的价格浮动。

  让独孤兰若等了足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这里已经有数千筐蚕茧送进了仓库里之后,才有一个价格报到独孤兰若处。

  “公主殿下,今年春蚕二等品预计为每斤三十七文四角三分。”

  “好!就照这个价位公示。”

  大唐因为柳木才有了角分这个概念,用的是钢钱、铁锡合金的钱币。

  最小的一分只有指甲盖大小,小的地方没有,整个大唐也只有六个大城市内有这样的钢钱流通,若想整个大唐流通估计还需要十年时间。

  很快,这个价格就报到了城中柳木处。

  “三十八文。”柳木重复着这个数字。

  李道彦却强调了一句:“是三十七文四角三分,这点差别不算小,一张蚕纸少说也是七十斤蚕,这数量堆积起来很惊人。”

  柳木笑了笑没接话。

  柳木刚才重复三十八文是因为他记得后世的现代,蚕茧的收购价格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不过却是以公斤计算,以元来结算。

  大唐的一文钱在购买力上至少是后世的五倍,至少。

  也就是说,大唐的蚕茧价格已经是后世的十倍。

  不过,这边亩产、人工等远不如后世,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人力。为了保证桑树的质量,肥料什么的都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稀种。

  码头上,笑声连成的片。

  从大唐过来的贵族们在笑,这样的价格很合适,江南的生丝因为各种原因,价格早就超过了四十五文,有些已经达到五十文。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