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501节 好贵_唐朝好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也有二年五熟的地方,只是他们不怎么懂用肥,产量不高。”

  柳木伸手一揽抱琴的腰,然后才转过头来:“你的意思是,从岭南作粮食的生意?”

  “岭南的米不好吃,室韦那边的米很好吃。”

  柳木倒是有些意外,笑问:“能吃饱就不错了,现在竟然还在挑米的产地,真是嘴吃刁了。好吧,你到底准备告诉我什么?”

  “我是想问郎君你,岭南有许多米,那么从辽东贩米到岭南,是不是一个很可笑的想法。或者说,同样是米,也可以低到一百钱一石,高到二百钱一石。并州以北的高粱涨价不是因为粮食不够,而是各州府都认为他们的高粱要比长安的高粱好。”

  柳木大吃一惊,抱琴竟然自学成材,都研究到这种程度了。

  柳木问道:“那么,室韦人的高粱什么价?”

  “没报价,因为室韦人刚开始种高粱,还不怎么会种。但他们的黄豆却远高于长安周边黄豆的价格,他们的黄豆榨油都比长安的多,而且香。”

  “有想法,回长安之后我推荐你真正去作官。”柳木笑的很开心。

  抱琴没接话,女子当官这件事情,历朝历代都没有。

  不过不代表大唐也会没有。

  “抱琴,你猜一下药师兄给吐迷度的罐头会定一个什么价?”柳木又把话题扯到了罐头上。

  听到这个,抱琴信心十足的说道:“六贯是最低,有些非常稀少的水果应该可以到十贯。”

  十贯,这个数字吓到柳木了。

  十贯就是十两银子,就算是放在银价最低的辫子朝去,这也是天价。

  而大唐这个的时候十贯,相当于后世的五万块至少。

  “贵吗?”抱琴看着柳木的反应后低声问了一句。

  “难道不贵吗?”柳木也反问了抱琴一句。

  抱琴笑了:“郎君见过长安市集上有卖樱桃的吗?”

  让抱琴这么一问,柳木表示自己还真的没有见过,抱琴解释道:“果子都是各贵族家自种的,就算是交易也是与其他的大贵族交易,百姓能吃的只有干枣、柿饼。”

  柳木听懂了,新鲜不容易保存的市集上确实没有。

  而且大唐也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果林,有果林都是大贵族的自留地。

  “那罐头筒是钢筒,仅那钢筒就值五百钱,放在草原上卖上一两贯也不意外。再说果子,一斤果子从长安运到这里,路上就需要消耗两斤粮食的伙钱,从万里之外运来,一百石粮能留下十石就算多的。”

  抱琴在旁边不断的讲着这些小账的细节。

  柳木承认自己确实是忽视了这些,之前羊毛的价格、运输成本等等,都有人帮自己计算,自己只管列计划就是了。

  突然柳木想到后世的两个段子。

  一个是在有人留学在棒子国,棒子拿出一只苹果切开八份,给了一份还问,你一定没吃过苹果。却是不知道,那位家里买苹果是轮箱买的。

  第二个段子就是有人在倭岛买了一只方西瓜,差不多折近好几千元,结果还不如国内一块钱一斤的好吃,而便宜的倭岛西瓜也要折几百元一只。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