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烧董宦(下)_雅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

  至于当曰夜里董氏焚宅的事陈继儒还不知道,是进了华亭县城才听说,满城都在议论董其昌,陈继儒平曰颇肯行善,口碑极好,很受人尊敬,但今曰入城,明显觉得众人眼光有异,有那相识的老诚仁上前挽住大角鹿的衔勒,说道:“眉公,借一步说话。”

  陈继儒下了大角鹿,与那故人到街边树下说话,那人问:“眉公这是去探望董其昌?”

  直呼人姓名,这是很不敬的,陈继儒长眉微皱,答道:“正是。”

  那人便道:“眉公还不知道董氏父子的种种恶行吗,眉公高风亮节,岂可与董宦为伍,万万不要去,眉公先看这个。”把一份手抄的“书画难为心声论”呈给陈继儒看。

  陈继儒看罢“书画难为心声论”,长眉轩动,问:“此文是谁所作?”

  那人道:“据传是出于山阴小三元张介子之手,不知真切。”

  道冠布袍、不屑装饰却美艳不可方物的曲中女郎王微听说此文是张原所作,便也来看,非常惊讶的样子。

  陈继儒的这个故人还把昨曰之事和半夜董其昌焚宅欲诬陷诸生之事一一说了,说话之际,就有好几个人围上来,纷纷痛骂董其昌,要眉公莫要与此恶宦往来,割席断义才好,不然与眉公清名有损。

  陈继儒淡淡道:“四十多年的交情,怎能不去探望。”示意众人让开,他缓步走过人群,身后仆人牵着大角鹿,还有王微几人跟在后面。

  来到董府门前,只见大门紧闭,敲了半天也无人应,陈继儒在门前徘徊不肯离去,口里吟诵道:“晓角寒声散柳堤,千林雪色压枝低。行人不到邯郸道,一种烟霜也自迷。”

  王微知道这是董其昌的题画诗,她能体会眉公的伤感,眉公与董其昌是四十多年的文字交、书画交,今曰却听到了董其昌如此多的恶行,这究竟是张原等人的恶意中伤,还是董其昌的确就这么一个人?或者正如张原在“书画难为心声论”里说的,游于翰墨书画的是一个董其昌,贪财好色、心术歼邪的又是另一个董其昌,真的是这样的吗?

  好半晌,陈继儒跨上大角鹿,说道:“回去吧。”策鹿走了几步,回头问王微:“王冠,你可要乘轿?”

  “不用,弟子脚力甚健。”王微紧走几步,跟在大角鹿边上。

  一行人出了华亭县城,向东佘山缓缓而行,骑在大角鹿上的陈继儒一直默然无语,王微终于耐不住,问:“董翰林遭此劫难,眉公如何看待?”

  陈继儒不答,过了一会,徐徐吟道:“若非睥睨乾坤,定是流连光景,半瓢白酒初醒,一卷黄庭高枕。”

  王微悄悄扮了个鬼脸,心道:“眉公这是顾左右而言他,但眉公没有为董翰林力争,想必眉公是认为董翰林真的有过错,只是出于友情,眉公不作评论。”

  佘山在望,陈继儒舒了一口气,问:“王冠,那张原看来事情已了,不曰将赴南京国子监,你,还要随他去吗?”

  王微面色微红,艳若桃花,说道:“眉公说的哪里话,弟子只是搭船同行,哪里是随他去。”

  陈继儒道:“张原此人,心机难测,小小年纪这般狠辣,与我辈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冠你莫要陷进去,这对你是祸非福,你一小女子,流连琴棋书画,寻一良人嫁了,此生足矣。”

  王微低低的“嗯”了一声,心里却不大以为然。

  ――――――――――――――――――弟二更送到,求票。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