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脑电波实验_微观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证明他的论文真实性,拿出实际研究成果就行了。

  麦克的意外出现,倒是让陈涵有了一些想法。

  下午的时候检测脑电波的设备安装在了实验室,陈涵和麦克可以进行实验验证了。

  在麦克的帮助下,陈涵的头上戴了很多微电极,大脑内神经元细胞发生的变化,都能够通过这种仪器转化成不同的波段。

  之前麦克的困难点就在不知道这些波段具体代表什么,很多波段看起来根本毫无规律。

  陈涵现在做的就是观察脑内情况找出规律,这样就有可能通过脑电波的形式读取大脑信息了。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幻想过,未来人类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办法,大家不用开口,只要面对面就可以进行脑电波交流。

  只是这100%不可能的,每个人的脑电波虽然可能在面对相同的情况,电波也相同。

  但人脑压根没有接受脑电波的器官,所以不存在面对面用脑电波交流的可能。

  除非未来人类都给自己安装一个信号接收转换芯片,那时候也许人类就可以做到脑波交流了。

  当所有设备就绪后,麦克开始按照他以前的实验流程,拿出许多短语图片或者单词让陈涵想象朗读。

  因为做的是重复实验,按照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应该和前几次差不多。

  除非亚裔人种和欧美人种脑电波反应不同。

  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人类的基因大致都差不多,甚至研究表明咱们人类的祖先都同样是猿人,并且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非洲,随着板块气候变化,种群迁徙环境改变,才有了不同的人种。

  陈涵正在跟着麦克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读一些图片上的英文单词。

  比如苹果,电脑画面就是苹果图形,他要在脑海里想象并且念出来。

  “boos,你看实验结果,这些波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要从δ、θ、α、β建立数据库太难了,每个人总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们没办法把无效信息剔除,目前的进展来看只有让海量人员进行测试,然后培养人工智能,训练1年左右可能得到真正的解码数据。”麦克指着笔记本电脑屏幕说道。

  δ波、θ波、α波和β波,就是人类大脑的脑电波频率,它们分别在1-30Hz之间,在睡着的时候,大脑还会出现特殊的波形,比如驼峰波、σ波、λ波、κ-复合波、μ波等等。

  实际上读取出的脑电波图形,就和音频文件剪辑的时候看到的差不多,都是上下起伏的形状。

  不过音频其实是震动发出的声音,而脑波是电脉冲,电器性的摆动是看不到的,也只有科学仪器可以还原。

  两者之间肯定还是存在一些关系,因为在听一些音乐的时候,其实可以影响大脑变化。

  有时候一些音乐让人愉悦,有的让人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