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齐国告急_公子当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推荐大将军刘鸿泰领兵御敌。”

  这人刚一说完,群臣纷纷附议。见状,齐皇点了点头,他也认为刘鸿泰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齐皇开口说道:“刘爱卿,你意下如何。”

  作为齐国的武将顶梁柱,面对国难,刘鸿泰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只见他说道:“微臣愿往。”

  领兵人选决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商议补给问题了。

  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战时物资也是打胜仗的一个关键因素。

  经过一两的发展,以及与泓国间的商业来往,再加上这一两年来,齐国无兵战与天灾,齐国得以休养生息。

  如此,齐国财政稍有恢复,国库不复两年前那般空虚了,至少此次御武之战的军需还是能拨得出来。

  为保战争胜利,战前的各种准备都要充分无遗漏,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因小失大,战争失利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商量好大大小小的战前准备后,齐皇正要让群臣各自离去时,高培方发言道:“启禀父皇,如此危急时刻,难保卫国会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请父皇下令加强卫国边境戒备。”

  “同时,泓国与我齐国是盟国,必须战时同盟。如今齐国受武军入侵,我等应传书泓国示警,让泓国注意防备卫国与武国。”

  说完,群臣议论纷纷,除了小部分是同意传书泓国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在质疑高培方,不相信卫国也会派兵侵袭齐国。

  “方王殿下此言荒谬之极,卫国与我齐国乃姻亲之国,又岂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做出连合武国进攻我齐国之举?”一位大臣忍不住跳出来反驳道。

  此人说完,多位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见状,高培方顿时火大,心中暗骂:

  一群目光短浅,坐井观天之徒。

  齐皇又是听了几位大臣的发言,虽然他自己也不相信,卫国作为齐国姻亲之国会落井下石。

  但是,高培方所言又让他心有不安,于是他说道:“方王所言虽不切实际,但防范于未然,那朕就传令卫国边境加强戒备,并派人时刻注意边境动向。一有异常,立刻汇报。”

  闻言,高培方呼道:“父皇英明。”

  ……

  武国直取十三郡的消息,迅速开始在民间传播开来。

  对于武军入侵,有人乐观,有人悲观。

  乐观者认为,齐国有护国公刘鸿泰在,定能将武军赶回武国,收复失地。

  而悲观者认为,武军直取十三郡,可见来势汹汹,齐军能否抵御得住,他们没有信心。

  不过,悲观还悲观,但凡敢造谣生事,影响民心者,全被官府捉入牢房去了。

  ……

  刘鸿泰,虽说他领兵作战多回,但是像如今与武国五十万大军对上的情况,他是第一次接手。

  更何况,此次武国领兵的是武国战神赵绍兴,也就是战败杨昭业一家父子的人物。

  对上此人,刘鸿泰感觉自己对上了生平最强大的对手,他也没有信心可以战胜赵绍兴。

  不过,他不会退缩,为了齐国,为了齐国百姓,为了他的家人,他抱着必死之心,誓死守卫齐国。

  然而,当刘鸿泰将要出征之时,一份边境急报传入京都,朝野上下惊惧不已……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