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厂观察笔记 第4节_东厂观察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纪能治愈很多人大半个人生。

  以前为了知道邓瑛受刑前后的事,杨婉之前几乎翻遍了x京的几座图书馆,也没有找到靠谱的相关文献。

  但却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资料散落在晚明和清朝的文人私集中。

  比如清朝的一个不那么正经的文人,就在他自己的私集里杜撰过这么一段。

  他说邓瑛受刑后把自己的“宝贝”藏在一只小陶罐里,一直带在身上,后来他做了东厂提督,在城里置办了大宅,就把陶罐埋在外宅正堂前的一颗榆树根下,命人每日给酒坛浇水,据说,这叫“种根儿”。种根的时候心虔诚,没准儿躲过内宫刷茬,那底下还能长出来。可惜后来,邓瑛获罪受死,激愤的东林党青年把那酒坛子挖了出来砸开,掏出里面的腐物烧成了炭。

  杨婉看到这里,就果断弃掉了那个清朝文人所有的资料。

  做历史研究,别说立场,最好连性格都不要有。

  那人是有多扭曲才能编出邓瑛“种根儿”这种没脑子的事。

  杨婉扒邓瑛扒到最后,是完全不能接受任何明史研究者,出于任何目的,对邓瑛进行人身羞辱的。而最能够对抗这些乱七八糟的记述的东西,莫过于真正的一手资料。

  有什么比身在当时,亲眼所见更直接的资料了呢?

  杨婉心里什么都明白,但怎么说呢?

  文献里的那个人是死人,和活人之间没有边界。他们没有隐私,已经熄灭了的人生就是拿给后人来窥探的。但是活在杨婉眼前的这个邓瑛不一样。

  他不是烧不起来的炭火堆,不需要复燃。

  杨婉觉得,至少在这个时空里,他除了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之外,他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平等的。

  算了。

  她最终决定不要这个一手资料,站起来拍掉头发上的雪沫子,但仍然有点不甘心,回头又朝布满黑苔的墙壁看了一眼。

  算了。

  她又把这两个字默念了一遍。

  等他好一点了再说吧,反正这一趴……也不是很重要。

  第5章伤鹤芙蓉(四)

  杨伦站在马栓边,接过水壶仰头喝水。

  李善从雪道上赶来,招呼杨伦道:“杨大人,您来了海子里也不跟我这儿招呼一声。我这…”

  他上了年纪,边跑边说人又着急,话没说完就在半道上呛了满肺的雪风,踉跄地咳起来。

  杨伦把水壶甩给家仆,朝李善迎上几步,“李公公本不必特意过来,你们给陛下当差,我的事情不能烦你们管顾。”

  他说话自慎,也得体。

  李善得了尊重,心里也有了些底,一边缓气,一边打量眼前这个青年。

  他与邓瑛同年考中进士,既是同门也是朋友,虽然一个入了六科,一个在工部实干,仕途并不相似,但还是经常被京城里的人拿来做比较。

  杨伦时年二十八岁,比邓瑛年长四岁,身量也比邓瑛要略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