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章 大夏的军制_我是怎样苟到逆天的赵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他们可是要择人而噬的。

  强大的大秦帝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被军事利益集团给绑架、吞噬,然后才轰然倒下了。

  秦始皇并不是笨蛋,能横扫六合的人物,看不明白穷兵黩武的坏处?估计也是没办法。

  后来秦始皇修长城、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南征百越,其实未尝不是在想用这些办法大规模消耗大秦军事利益集团的势力。

  第二种军制,就是义务兵役制。国家每个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一般来说,这种义务兵的制度,每个人服役的时间都不会太过长久;当然,这种义务兵的战斗力也不会太强。

  不过在国家进入领土守备时期以后,这种比较低成本运行的军制,还是比较合用的。

  而且这种义务兵役制,一般是大规模的征兵制同时辅以小规模的募兵制;即少量的精锐部队加大规模的守备部队、二线部队的这种配置。

  第三种军制,是常备军制度。常备军制度,并非募兵制;募兵制是比较花钱的,哪怕是像中华这样的大帝国,普通的王朝也难玩得转。

  常备军制,是指以一种比较低成本养兵的军制。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军户制度。

  身份从一开始就定了下来;你是军户,你儿子也是军户,祖祖辈辈都是军户。

  这些军户拥有一定的土地;平时种地训练,战时打仗。

  这倒是有点像生产建设兵团的意思了,军队平时不但要训练,还要搞生产。相当于军队可以自给自足,养兵的花费极少了。

  只不过这样的军制,问题也相当大。就以明朝的军户制为例,到了明朝后期,军户都免不了沦为将军的农奴家丁之流的。战斗力一样会大打折扣。

  而在这个平行宇宙时间线上的大夏帝国的情况,又有些特别。

  大夏帝国实行最普遍的,也是征兵制,也就是全民兵役制。至少,大夏帝国绝大部分的地方守备部队是这样的。

  而大夏帝国的边军,却走的又是另一套募兵制的制度;也就是说大夏长期面对蛮族的一线部队,都是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

  而一线部队的兵源,往往又是从地方守备部队上经过筛选、淘汰后充实上来的。

  在一线部队哪怕是当个士兵,那待遇也是相当不错的了;如果能当到个下级军官,那放在民间也算是上等人了。

  而且大夏帝国由于并不像中国历史上,越向后的王朝越是武将被文臣压制,是一个文武并重的王朝。

  所以大夏的军队在体制外,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补充。那就是大夏的武林人士,甚至还有些没法进入科举体系中的一些体制外文士;他们都愿意跑到连疆来干些雇佣兵的活计。

  谁让这个世界武风盛行,还有文气这种神奇的东东呢?所以这些雇佣兵,满足了连续战线的不少大大小小的需求。

  国家只要出得起钱就行;钱给够了,去刺杀柔然大可汗也不是问题啊!

  这就造成了一种脑体倒挂的局面;雇佣兵的战斗力,甚至比正规军还要强。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战斗和战争经验。

  而脏活苦活都被雇佣兵干了的正规边军,战斗力也算尚可;不过在思想上,却是有些缺失。他们真的是不太知道为谁而战。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