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阴谋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应有尽有,编本袁崇焕黑材料全集,绰绰有余。

  至于民族英雄,似乎也有点悬,毕竟他老人家太有个性,干过些不地道的事,就水平而言,也不如孙老师,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从未间断,因为我隐约感到,在所谓民族英雄与卖国贼之争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个秘密的答案:阴谋。

  那一天,我跟几位史学家聊天,偶尔有人说起,据某些史料及考证,其实弘光皇帝(朱由崧,南明南京政权皇帝)跟崇祯比较类似,也是相当勤政,卖命干没结果。

  这位弘光同志,在史书上,从来就是皇帝的反面教材,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所以我很奇怪,问:

  “若果真如此,为何这么多年,他都是反面形象?”

  答:

  “因为他是清朝灭掉的。”

  都解开了。

  崇祯很勤政,崇祯并非亡国之君,弘光很昏庸,弘光活该倒霉,几百年来,我们都这样认为。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认为,只是因为有人这样告诉我们。

  之所以有人这样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

  在那一刻,我脑海中的谜团终于解开,所有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全都连成了一线。

  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

  而我依稀记得,清军入关时,他们的口号并非建立大清,而是为崇祯报仇,所以崇祯应该是正义的。

  弘光之所以该死,因为他是被清军灭掉的,大清王朝所剿灭的对象,必须邪恶,所以,弘光应该是邪恶的。

  在百花缭乱的历史评论背后,还是只有两字——利益。

  但凡能争取大明百姓支持的,都要利用,但凡是大清除掉的,都是敌人。只为了同一个目的——维护大清利益,稳固大清统治。

  掌握这把钥匙,就能解开袁崇焕事件的所有疑团。

  其实袁崇焕之所以成为几百年都在风口浪尖上转悠,只是因为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

  由于清军入关时,打出了替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所以清朝对这位皇帝的被害,曾表示极度的同情,对邪恶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则表示极度的唾弃(具体表现,可参阅明史流寇传)。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清朝的评价相当之高,后来顺治还跑到崇祯坟上哭了一场,据说还叫了几声大哥,且每次都以兄弟相称,很够哥们,但到康乾时期,日子过安稳了,发现不对劲了。

  因为崇祯说到底,也是大明公司的最后一任董事长,说崇祯如何好,如何死得憋屈,说到最后,就会出现一个悖论:

  既然崇祯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接受大清的统治呢?

  所以要搞点丑闻绯闻之类的玩意,把人搞臭才行。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