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阿昭_丝路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七揖礼道别。

  初七牵着阿财跟袁溯走了,走一路观一路,顺便还买了小食吃。

  初七给袁溯一个樱桃毕罗,袁溯不接,初七便说:“袁叔半日未进食不饿吗?”

  “不饿,我只要把小娘子送到邸舍事就完了。”他似乎嫌初七走得太慢,想早些回府。

  初七说:“叫我初七就行啦,如果袁叔有急事可以先行回去,我自己找过去就行。”

  “不行,答应小郎君要安顿好你,东市到了。”

  说着,袁溯指了个方向,初七顺着看了过去,只见骆驼成群,店铺毗连,有不少胡商和粟特人,繁华程度是别处不可比拟的,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还有赁驴人、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

  初七在众多铺面中发现了“谢氏”二字,铺前行人如织,货物进进出出,她不由感叹道:“没想这里也能见到三郎的东西。”

  袁溯惊问:“你认识谢惟,谢三郎?”

  初七心里的刺又被挑拨了下,有点刺痛又有点痒,她摆出不以为意的模样,轻飘飘地说:“我在他身边呆了两三年,我和李商就是在他这里相识的。”

  “原来如此。”袁溯煞有介事地点起头,“三郎还好吗?”

  初七闻言默默嘀咕:没想他也认识谢惟,听来关系还挺亲近的。

  “他好得狠哩,整天蹦跶到东,蹦跶到西。”

  “那就好,一直听闻三郎身体欠佳,十分挂念,他之前为给我母亲治病,特地派人千里送来野山参,我还没能当面道谢。”

  “想道谢还不容易,等他来长安后就能道谢啦。”

  袁溯沉默了,眉头微皱,似有难言之隐,初七察觉到了,不由自主问道:“怎么了?是他不能来长安,还是袁叔不能出长安?”

  “你跟着谢三郎多年还不知道吗?三郎受过圣人罪罚,不准踏入长安城,他在这里的生意都由表亲在打理。”

  “呀,这真没听三郎说过。”说着,初七低下头有点难过,“他有许多事没和我说呢。对了,袁叔,三郎受什么罪罚不准来长安?”

  袁溯道:“他是前朝国柱之子,后被太祖册封为隽王。”

  “隽王?!他跟我说隽王死了呀!”

  袁溯思忖片刻,道:“也不能说是错,‘隽王’被圣人一纸诏书赐死,但他手中有丹书铁契,这才留了性命,如今其嫡姐为贵妃,深得圣人恩宠,只是这恩宠能到几时,谁知道呢……哎,我和你说这么多干嘛。”

  袁溯自觉说得太多,不免懊恼起来。

  初七忙道:“袁叔放心,我不会多嘴,三郎也是……我的好友。”

  “哼,量你也不敢。”

  两人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一间名为“云安”的邸舍,高三层楼,马厩、汤池一应俱全,舍中还有小花园,栽种四季花草果树,边上另有库房给商人堆货。

  袁溯帮初七订了间上房,初七一看这房价忙道:“别别别,太贵了,我还是住便宜些吧。”

  “身为贵客岂能与贩夫走卒共居?自然是要选最好的,就这要上房!”袁溯豪迈地大声道,最后还是初七掏出钱袋子,含泪付了三天的房钱。

  安顿好阿财后,袁溯就回去复命了,千里奔波到此的初七捧着木盆准备去汤池里好好泡一会儿,刚穿过小花园就撞上个人。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