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立场不同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目前只控制了福建和浙江两省,又被列强卡住了脖子,军政府财政极为困难,连军饷都不出,所以,他们的反对声并不十分激烈,而且也都淹没在立宪派人士的口水里,在立宪派眼里,同盟会和光复会才是和平的最大障碍,如果他们早些转变立场,君主立宪早就实现了。

  面对不利局面,同盟会拿出了杀手锏,拍电报,电请正在欧洲进行外交努力地会孙先生回国领导革命,在他们看来,孙先生从十年前开始宣扬革命,到现在已是革命派中最有名望的领导,如果能够回国领导革命,靠着孙先生的威望,或许能够将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南方革命势力整合起来,改变目前这种北强南弱的形势。

  但作为南方革命另一主力的光复会,却对同盟会地这一举动不以为然,由于两个组织的主张不尽相同,领导人之间也存在意气之争,所以,自从南北停战之后,光复会和同盟会之间的裂痕也更加明显,这使南方革命势力在与北方的谈判中更加处于劣势。

  或许只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这种北强南弱的局面,他就是共和军总司令赵北,只要他肯站到南方一边,袁世凯就没有绝对把握以武力压服南方革命派,但遗憾的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位年轻地总司令一心拥戴袁世凯,对于革命同志的劝告不予理睬,我行我素。难道,真如那传说里讲的,这位赵总司令是袁世凯失散多年的儿子不成?

  不管人们做着什么样的猜测,事实就是,南方革命派已经暂时放弃了继续劝说赵总司令地努力,而将全部希望寄托在那位即将返国的孙先生身上,这不仅是因为没人比他更有威望与袁世凯一较高下,更是因为人们传说此次回国,孙先生带回了大量革命经费,他在欧洲进行外交努力,一方面是争取各国在战争中保持公平地中立,另一方面也是在为革命势力筹措资金,据说法国几位大银行家已经与孙先生见过面,或许,他们已同意向革命军提供革命经费?

  法国不比英国、俄国,法国更愿意用金融手段控制世界,所以向法国寻求贷款的难度要低一些,不过法国也是协约国集团地一分子,这法国借款

  得到谁也不敢打保票。

  但希望渺茫总是好过没有希望。南方地革命派日夜翘。期盼着孙先生早日归国。用那传说中地革命经费去充实那空空如也地军政府库。

  今日。正是孙先生搭乘地那艘美国邮船抵达上海地日子。人们早早聚集在码头。手挥彩旗。欢迎革命领袖地归国。

  邮船早已靠上码头。但孙先生却迟迟没有露面。有人说是租界当局不肯让他归国。有人说孙先生根本没有搭乘这艘船。而是使了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早就在国内指挥起义了。

  其实真正地原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