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2章 高加索战争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步兵为主,缺乏重型装备,可是就是这样一支亚洲联军,居然迅速击败当地的苏联守军,并将前线推进到了巴库市郊,而且已经占领了第比利斯。

  苏军在高加索战场的表现已经非常糟糕,可是如果再与伊朗战场的苏军一比的话,那么高加索战场的苏军至少还可以打几次局部反攻,而伊朗战场的苏军实际上已经被围困在德黑兰、大不里士等几座城市里了,进不能攻,退不能撤,全军覆灭就在眼前了。

  苏联军队在这场“高加索战争”中的糟糕表现让世界各军事强国看得目瞪口呆,虽然苏联政府极力强调伊朗战场苏军的失利是因为中国装甲部队派遣了最精锐的部队参战所致,而高加索前线的失利则是当地的分离主义分子“叛变”的结果,但是问题在于,欧美各国政府都坚持认为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在斯大林主持的肃反中遭到了严重削弱,所以才会败得如此迅速,在战争中,苏联军队所表现出的指挥不灵、后勤混乱等种种缺陷让欧美各国深感震惊。

  虽然苏联士兵英勇顽强,但是他们的指挥官显然缺乏足够的而且合格的基本军事素质,这并不奇怪,斯大林主持的肃反使苏联军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失去了大批合格的中高级指挥员,自从图哈切夫斯基被以“叛徒”、“间谍”的名义枪毙之后,苏联军队就再也不是肃反运动中的避风港了,没有哪个军官可以在肃反人员的审问下保持缄默,所以,当一个苏联的师长被逮捕之后,他手下的旅长、团长、营长也很快会成为“叛徒”、“间谍”而遭到逮捕和审问,并很快被处决。

  这些中高级指挥员的消失使苏联军队变成了实际上的“乌合之众”,对付一下小国或许可以,但是应对像“高加索战争”这样烈度的高强度战争时就立刻表现出了乌合之众的本色,苏军指挥不灵的背后实际上是士气低落,这从第比利斯战役就可以看出来,那场战役结束之后,“亚解阵”宣布俘虏苏军十万人,虽然对于这一数字,苏联政府坚决予以否认,但是欧美各国政府却从中国军方公布的战地影象资料中看到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俘虏队列。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在中国军队的雷霆一击面前,在亚洲联军的猛烈攻击面前,苏联的武装力量已经被人扒光了最后的一片遮羞布,赤条条的站在了世界面前,并在德国、意大利的贪婪目光下瑟瑟发抖。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苏联政府不愿意将这场战争称之为“中苏战争”了,苏联政府最担心的就是战争扩大化,最终演变为中国与苏联的全面战争,并进而招来德国的突然攻击,苏联政府非常清楚,它与德国签署的那份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一个心理安慰而已,如果国际形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