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为民请命 上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倡议,收军回鄂,息兵养民,如此,则天下大安,百姓大欢,若干年后,袁项城青史留名,总司令亦青史留名。”

  “你叫我通电赞成‘君主立宪’?”赵北抬起手,指着自己鼻子,却听见门外传来田劲夫的一声干笑。

  经过赵北这些日子的“时政宣讲”,共和军上上下下只知“铁血共和”,不知“君主立宪”,虽然士兵们未必懂得何谓“共和”,但“共和军”这个称呼已很清楚的表明了赵北的立场,也难怪田劲夫对杨度的“不识时务”感到可笑。

  不过确实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领会赵北的用意。“种族革命”拿来对付清廷合适,但却不能用来对付袁世凯,所以,这“共和”的立场就不能动摇,“社会革命”必须紧紧跟上,得把这个“共和”的枷锁戴在袁世凯的脖子上。

  “杨某也知道,总司令对于这‘共和’二字深为迷恋,但不知总司令想过没有,如今的中国百姓,有多少人认得字?又有多少人懂得‘共和’是为何物?”

  杨度淡淡一笑,甩了甩窄袖,将双手背在身后,转过身走了几步,倚窗眺望那滔滔江水,喟然长叹。

  “杨某昨日到的汉口,在街上看见许多百姓举着共和的标语在游街,喊口号,杨某斗胆拉住几人,问他们‘何谓共和?’,你道他们如何回答?”

  杨度转过身,扫了眼暖阁里的所有人,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那些百姓回答,‘共和便是白面馒头!’这岂非让人发噱?”

  听了杨度的话,在场每一个人都忍俊不禁,就连站在门外的田劲夫也忍不住把头探到门里,又望了杨度几眼,暗中冲他挑了挑大拇指。其实,对于赵北贩卖“共和馒头”的事众人多不以为然,认为用辫子换馒头,未免有些划不来,况且把“共和”与馒头联系到一块去,确实有些让人发噱。

  赵北也是淡淡一笑,随即收敛笑容,正色道:“皙子先生,此言谬矣!别看馒头毫不起眼,但如今的百姓眼里,共和就代表馒头,他们明白,帝制时代他们没有白面馒头吃,共和时代就有了馒头吃,以后若是哪个再谈帝制的好处,只怕也得先拿馒头出来叫大家吃饱了再说了。这馒头虽然只有几个,但吃在嘴里滋味美妙,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吃过白面馒头的穷苦人来说,这一顿馒头可以让他们回味许多年,也能让他们惦念许多年,对于他们来说,馒头就是共和,共和就是馒头。什么是‘信念’?这就是。”

  众人愕然,原以为这“共和馒头”是用来引诱百姓剪辫子的花招而已,但却没想到赵北的用意竟是如此深远。

  仔细一琢磨,这一手确实高明,百姓不懂共和,但却懂得馒头比野菜好的道理,如此简单直白的将“共和”理念渗进人心,确实比空谈要好得多,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