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5章 又见超长心肺复苏(下)_全职名医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人相互配合者来,一个在按压患者的胸部时,一个按压简易氧气球囊,接着在做完五组动作后,换人来做新一轮的按压。

  这样一来,患者可以同时接受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双重抢救措施,使得患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心跳以及自主呼吸,从而提高生存率。

  任心在教科书上以及一些研究性论文中看到过,大脑对缺氧的耐受较差,如果一旦大脑处于缺氧状态,那一般只有四到六分钟的抢救时间。

  如果缺氧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

  可一旦超过这一时间,大脑皮质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大脑功能的完全丧失,甚至于出现脑死亡。

  虽然也有过极限救援的例子,有报道称男子呼吸、心跳、血压都为零后十分钟才送到医院,符合死亡标准,但医院依旧全力抢救二十分钟后,男子“复活”,且大脑等各方面均无异常。

  甚至于还有过大脑缺氧三小时,经抢救后依旧活蹦乱跳的患者。

  可这都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

  因此,对于任心来说,只有将这位老太太在六分钟之内抢救回来,才能确保其无碍。

  心肺复苏是件极其耗费体力的抢救措施,可以这么说,如果不能保持平均每分钟一百次的按压,那就相当于没有做,因此两个人互相的进行轮换是可以确保长时间战斗的准备。

  话虽这么说,可是在任心看来,在场的都是些小护士,手上的力气与精力都是远远不及自己的,她们能坚持多久呢?

  估摸着也就两三分钟?

  可像这样按压不了两三分钟就得换一个人上去按压,那浪费掉的时间未免也太多了些,倒不如让自己坚持坚持。

  另外一方面,任心可是有着完美级的心肺复苏技能的,也有着被精力恢复药水改造过后的身体,以及在抢救前刚喝完一管精力恢复药水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精力。

  所以,任心根本就找不到轮换的理由。

  任心继续的给这位老太太按压着,时不时的观测心电监护仪上的图谱,判断是否需要再用一同步直流电复律一下。

  对于心肺复苏而言,伤害最大的是药物抢救,接着是电击除颤,其次是胸外按压,而最好的也是最简便的当属吸氧了。

  这时按照伤害层次的逐渐降低来排列的。

  对于医生而言,能只是吸氧的那就只吸氧,哪怕恢复大脑清醒的时间长一些,那也不建议使用之前那三种方法。

  因为,哪怕是最为常见的胸外按压,那也是有着极大可能骨折的。

  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心肺复苏的这一整套的流程的话,可以这么说,它就是一个弱化版的ECMO机,即“体外膜肺氧合”。

  ECMO机,就是那个华国还不能自主生产,需要进口的机器,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