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甘榜精神与樟宜监狱_重归新加坡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路巴士站的牌子上显示了整段路线信息:樟宜村→樟宜上段→淡滨尼→勿洛→芽笼→武吉士→牛车水→甘榜峇鲁。

  看到中间“芽笼”那一站的时候李晓凡笑了。

  那个年代的新加坡公交付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公交卡,一种是塞硬币零钱。机器上有一大排按钮,费用根据路途的远近,乘客自觉选择。

  从樟宜村起点站到淡比尼镇中心四毛新币够了,换算成人民币2元多一点,也不算贵。

  新加坡的公交车上就一位司机,没有其他管理人员。司机只负责开车,他是不管你有没有付费,或者少付费的。

  平时公交车上没有人管,全靠你自觉。但是偶尔会有稽查人员上车抽查,如果首次查到违规情况,一般会警告一下让你补票或者补费用,如果第二次查到就要重罚了。

  李晓凡记得以前刚抵达的时候,个别一位工友耍小聪明,经常逃票或者少付费,后来被稽查人员连续查到予以了重罚,还留下了不良记录案底。以后他这样的有案底的人如果申请延续签证或者绿卡肯定会被移民厅拒绝,真可谓因小失大。

  李小凡丢了两个两毛的硬币进去后就上车了。

  新加坡2路公交是个双层大巴士,上车后李晓凡选择了坐在上层,可以从高处欣赏沿路的风光。

  坐上巴士后,李晓凡感觉自己与这个“2”还真有缘。重生前自己与朋友拼租在申城长宁虹桥的老公房,每天上下班搭乘的都是申城2号地铁线,从威宁路到南京东路,一共八站。

  现在他要从胡姬花村到新加坡市区,没有地铁MRT可选,基本上也只能选择2路巴士出行。

  从樟宜村到樟宜上段这一段路线是2号线最漂亮的一段,这里基本上保持了新加坡原始的甘榜风貌,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沿路郁郁葱葱,植被茂密,大巴犹如穿行在密林中。

  “甘榜”是马来语Kampong音译过来的,英文叫village就是原始乡村的意思。

  在新加坡的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所谓的“甘榜精神”。

  连现任的狮城李总理在脸书上发文时候都经常会提到“甘榜精神”,最近的疫情期间有一次他发文道:这次的新冠病毒让大家看到了人们的善意。许多人互相帮助,共渡难关。不论是前线工人、外国劳工、还是有需要的朋友、友善的陌生人,每一个善举都让人意识到新加坡甘榜精神的传承……

  新加坡的甘榜精是指早期生活在乡村地区的社群中,人们互助互利的精神的简称。“甘榜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邻里之间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的精神。“甘榜精神”,就是一种邻里守望相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随着新加坡的全域城市化,随着大量乡村的消失,更多的新加坡人在怀念过去的甘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