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七章:一个人的支持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定都江宁,臣觉得,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这满朝文武都要被那里的靡靡风情所腐化,从而使大周没有丝毫进取之心。”

  顿了顿,李广泰又道:“再说,陛下欲迁都洛阳,想来心中也觉得定都洛阳对大周的益处最大。”

  见张凌阳点头承认,李广泰继续说道:“微臣也是这么觉得,定都中原腹地对全国各地的统治最为有利,可悉数中原名城,开封府的黄河乃是地上悬河,时常有水患发生,不利于定都,西面的长安原本是最佳定都的地方,可关中凋敝日久,单凭关中现在的粮草,根本就无法维持京城的日常运营。

  而洛阳则不然,洛阳附近有黄河、洛水经过,土地也算肥沃,算是不错的定都地点。不过洛阳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洛阳那边的平原太过狭小。

  不过单凭这一个缺点,其实影响也不算大。再说洛阳东有虎牢,西有潼关,南有嵩岳,北有黄河,一旦国内有事,朝廷可择机向东或向西迁移,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满朝文武,也就只有李爱卿一人能明白朕的苦心呐!”听了李广泰的话,张凌阳不无感慨万分。

  就如同李广泰所言,地方一旦失控,大周朝廷随时可以向东亦或向西迁徙。

  在张凌阳看来,天下没有千年的王朝,可身居皇帝这个位置,张凌阳自然希望以后自己的子孙能够继续统领大周。

  可心中也是有几分担心的,所以为了子孙后代计,一旦定都洛阳之后西北发生了巨变,凭借黄河、函崤之固,大周已经能够统治中原各地。

  而山东发生了巨变,只要紧闭虎牢,朝廷依旧能够占据关中以及巴蜀等地。

  “满朝文武,明白迁都好处的不再少数,可大多出于私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之事,陛下不必感怀!”李广泰劝谏道。

  这满朝文武中,李广泰远远算不上最聪明的那一个,为何李广泰能看出其中利弊,而其他大臣却视而不见呢?

  说到底,还是只顾自己的私利而枉顾国家利益罢了。

  “那孙定宗、马进忠等军中之人为何也要反对朕迁都?难不成也是出于私人利益?”李广泰的话,由不得张凌阳不多想多虑。

  待李广泰告退之后,张凌阳思虑再三,命人将孙定宗、马进忠两人喊进宫来。

  “微臣知道迁都洛阳有利于朝堂管辖四方,可陛下须知,陛下一旦迁都,那么长城沿线的防务必将十分空虚,一旦瓦剌突然南下,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孙定宗的原话,也是出于军事考虑。

  如今定都北地,京城附近兵力众多,即便瓦剌南下,朝廷也可迅速组织兵力前去支援。可一旦朝廷迁都,那随之而来的,这里的兵力毕竟空虚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一旦瓦剌再度南下,朝廷再想迅速组织兵力,只怕那个时候瓦剌已经突破了长城防线。

  对于孙定宗有这样的看法,张凌阳可以说是失望至极。

  不说以现在大周的国力,瓦剌不敢南下寇边,就是寇边了,张凌阳也可以让瓦剌有来无回……

  1秒记住爱尚:。m.

  大周昏君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