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郑侍郎求和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奴才这就去拟旨!”说着,小福子便匆匆跑了出去,甚至比刚才来时还要匆忙。

  “这个小福子……”看着小福子匆忙离去的背影,张凌阳直摇头。

  来到大周朝这么长时间了,张凌阳又如何不知,先帝永康年间大臣压得太监太狠了。

  只要有太监敢于冒头,大臣们就针锋相对的向永康帝进谏,劝永康帝远阉宦。

  而永康帝又一是一代明主,又怎能不知道历朝历代的阉宦之祸呢?

  故而,永康帝自始至终都不信任太监,也不重用太监。

  不要说太监了,即便连锦衣卫,永康帝也是很不信任。

  故而永康年间,东厂和锦衣卫这皇帝的两大利器就彻底成为了摆设。

  而永康年间,弹劾太监最厉害的,非左都御史李广泰无疑。二十四衙门里的不少大太监,都是因为犯了一些小错而被李广泰弹劾,最终落下一个凄惨的下场。

  因此,太监们对李广泰可谓是恨之入骨。

  而今,看到李广泰丢了面皮,又被张凌阳下旨斥责,身为太监中一员的小福子又怎能不兴奋?

  可这一兴奋,便有些得意忘形,让张凌阳瞧了个清清楚楚。

  但张凌阳却并未因此而生气,因为张凌阳心中明白,太监身为皇帝的家奴,如果真的和朝中大臣一团和气,甚至对大臣俯首帖耳,那皇帝可就要忧心了。

  再说郑永基刚刚回到家中不久,就接到了张凌阳斥责的旨意,更加的心烦意乱起来。

  郑永基从传旨的太监口中得知,此番不止自己收到了张凌阳的斥责,李广泰同样也收到了斥责。

  郑永基知道,自己这回可是将李广泰得罪狠了,故而在家中记得团团转,而无丝毫办法。

  其妻沈氏便问何故,郑永基便将今日太和殿之事一一向张氏叙说。

  张氏却不以为意的笑道:“妾身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郑永基苦笑不已:“你个妇道人家懂的什么?李广泰那厮可是左都御史,咱们儿子是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后让李广泰抓住了把柄,只怕有的好受!”

  听此,张氏这才慌乱起来。

  良久,张氏方才说道:“妾身听闻户部尚书刘文轩一向和李广泰交好,不如老爷请刘文轩从中说和,说不得就能化解矛盾呢?”

  “夫人所言有理,我这就去拜访刘文轩!”听完张氏的话,郑永基不由眼前一亮,赞了一声便匆匆出府而去……

  百花阁,乃是京城最有名的销金窟。其间群芳斗艳,乱花迷眼,不知迷住了多少王孙公子的眼睛。

  当日下午,郑永基便包下了整座百花阁宴请刘文轩。

  “不知郑大人寻我所为何事?”刚踏入百花阁的大门,刘文轩便向等候多时的郑永基问道。

  “下官确实有事情要请刘大人帮忙。”说着,郑永基便拉着刘文轩的胳膊搀了进了一个厢房,“下官已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