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赌_超级黑科技海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赌

  所谓的思维发散,其实指的就是人类本身的创造力。

  这也是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

  机器只会沿着制定好的程序不断的完成工作,而人不同,在创造的过程中会积累经验,等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突破当前的技术。

  而这对于科技的发展来说肯定是好事,但也正是这些东西造就了人类本身并不适合进行重复劳作的原因。

  会累会饿是一回事,最重要的还是人体本身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精力集中。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在干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

  这其实就是大脑在偷摸着划水。

  尤其是工作一段时间后,人体本身就会不由自主的开始东想西想。

  而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发散。

  有意义的思维发散叫做灵感,没意义的思维发散就叫做摸鱼。

  而不管是哪种,都意味着人的大脑会非常的活跃。

  本身,人体的脑部结构就是非常紧密的仪器。

  而电流就是电脑中串联起所有的代码。

  但是人体又不是电脑那种有迹可循的死物。

  所以,读取脑电波很简单,但是想要准确的读取就非常困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王晨懒得深入研究的原因。

  脑部控制自身硬件,也就是四肢时的脑电强度会明显强上一个等级,而这就意味着容易读取判定。

  但那只是针对四肢硬件方面的电流。

  如果只是思维的话,想要在毫无头绪的点流里抓取到有意义的东西那可太难了。

  全球研究这方面的机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人体脑域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准确的识别。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能够想到的都和王晨差不多,以语音辅助的方式配合人工智能进行判断。

  除非对脑域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很深的层次或许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但现在的王晨显然没有时间来做到这一步。

  花厂的那位技术人员显然也是懂行的,虽然惊讶于王晨能够在人体精力集中的情况下达到百分之八十几的精准度。

  但还是那句话,人体本身是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

  如果不能在常规情况下进行准确的识别,那这个技术多少还是有点鸡肋。

  只不过话又说回来,假设人体能够习惯性的在发出关键性命令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那或许也能让这份技术达到一个不错的使用效果。

  而这就要归功于人体本身强大的适应性了。

  这位人才将自己所知道的给大伙说了一遍后,任总也是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思索了起来。

  花厂在脑电交互上也是有研究的,但是效果并不好。

  别说在集中精力的情况下达到百分之八十几的准度。

  自家的技术连百分之四十都做不到。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花厂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原因。

  脑电交互属于比较遥远的未来技术,在这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