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前传:有一族子弟叫八旗(14)_八旗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你们骂我都行,我,我也是后悔呀!刚离开北京那几年,我是在南方混,连饭都吃不上,觉得没脸给惠华写信。后上考上了黄埔军校,就写信给她报个喜,没想到隔了两个多月信又给退回来了。后来又连续写过好几封信,又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我不知道惠华她是收到了没有?反正,就这么失去了联系。”

  我父亲又问:“那你可以回北京找她呀!她两年前才出的家!二十六岁才当的尼姑哇!”

  张中华又忍不住落了泪,哽咽着说:“我们学生兵,也是南征北战的,后来又参加北伐……我,我后悔呀!我对不起惠华呀!”听了半天,我奶奶这才又说道:“他张大哥,难得你对我们家惠华一片心哪。可如今僧俗两界了,怎么样也没法挽回了。我看,你--死了心吧。”

  张中华沉默片刻,站起身整理一下军装,向我奶奶行了个军礼,然后说:“我告辞了。”

  我奶奶忙说:“那怎么行?吃碗面再走吧。”

  张中华郑重地说:“二姨,不见到惠华我不会死心的。”

  转身走到屋门口,又回头说:“您和安表弟多保重。我们部队驻扎在丰台北大营,有点远。但是,我还是会抽空再来的。”

  看着张中华走出院门的背影,我奶奶感叹地说:“真是个好小子!惠华是没这个福分哪。”

  我父亲忙问:“妈,你为什么不让我说出来?表姐的万善寺就在咱们这边,让张大哥见惠华一面又怎啦?”

  我奶奶挺难受的样子,忍忍才说:“我是心疼惠华呀!你想想,她出了家,可巧的张中华又回来了,你让你表姐怎么办?她心里头还不得流血?”

  我父亲无言以对。

  又是一阵秋风,吹落了小院内树上的几枚枯叶,仿佛在为命运无常而悲泣。

  十四、

  民国之后,北京的产业未见繁荣,当铺倒是越开越多了。那个年代北京的当铺有个特点,那就是收当的柜台窗口特别高,拿着典当物来换钱的人都得仰着头看柜台里的人,这就造成一种穷人越发低人一头的感觉。自从我父亲读高中之后,我奶奶基本上是靠典当家中物品过日子,而跑当铺的事从来是我奶奶独自完成。因为要温习功课准备考大学,所以我父亲粗心地从未注意过家里的生计问题。张中华来访后没隔几天的一个星期天,我父亲照旧在自己屋里看书,偶然隔窗瞟一眼就看见我奶奶提着大布包挺吃力地朝小院门走出去。

  他赶紧出屋追到院门口,抢着从我奶奶手里拿过布包,掂掂挺沉,便问:“妈,您这是干什么去呀?”我奶奶掩饰不及地回道:“没事儿。两件没用的破皮袄,搁着也搁着,拿去换两钱呗。”

  我父亲便把布包挎在肩上说:“那我跟您去吧。”

  我奶奶边夺包边说:“不用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