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三叔到京_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杨舒宁见三叔一家的精神状态已经颇为疲惫了,提议先回家休息。

  从西施故里到京城,一路的奔波,一路上只能挤在硬座上,几天几夜下来,如果人还精力充沛的话,估计都可以被拉去切片了。

  现在的火车,不说也罢,速度慢不说,每个车厢都像是一个沙丁鱼罐头,人挤着人。有硬座已经很幸福了,甚至还有把货运车厢改成的车厢,直接就是把人当成货物一样运输,全程就像坐在小黑屋里。

  “当然是回家去休息了,去招待所做什么,不方便不说,还死贵死贵的,别浪费这个钱了。”

  堂叔可不愿意自家侄子浪费冤枉钱到招待所上面。

  幸亏杨舒宁兄弟二人的侉子都是军用货,动力充足,而且现在也没有交警来管你超载不超载,两辆侉子,硬生生的做了8个人,外加三叔一家打包好的家当。

  十一月底的京城虽然没有下雪,但冬天也已经到来,寒风凌烈,一路上大人们坐在挎子上,都是缩着脑袋,生怕寒风灌进脖子。

  只有年纪还小的三位堂叔的子女看着京城的建筑一路大呼小叫。从农村到京城,他们这算是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繁华。

  等到了四合院,一行人都是冻得瑟瑟发抖,杨舒宁更是打定主意,等年底自己升到16级的少校了,一定得让岳父报废一辆保卫处的车子,而且还得是有门的那种。

  其他时间骑侉子还可以接受,但在北方的冬天,骑侉子实在是要命。就算是全套的保暖装备,也顶不住刺骨的寒风,

  读者们可以去感受下冬天骑摩托车时的感受,不管您包裹得再好,手脚却依旧冰凉。当然,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不算啊。

  直到一行人搬完行李,感受着家里的暖气,喝着王雪准备好的热茶,杨舒宁才感觉手脚能够活动自如了,自己又活了过来。

  等大家又聊了一会,杨舒宁才知道了三叔和三位堂兄妹的情况。

  三叔杨正义,之前倒还好,凭着旧制高中学历,在村部当了一名村会计,负责村里的财务工作,可惜后来杨舒宁父亲牺牲的情况被村里知道,而且村支书的孩子高中毕业,直接被人顶了位置,至今已经下地干活8年了。

  婶婶钱小燕,以前也是大家闺秀,旧制初中毕业,之前也当过村部小学教数学的的老师,可惜和三叔一样,被人顶替了,干农活时因为不会干农活,手脚不够麻利,只能记半公分。

  杨舒雯今年18岁了,43年上半年出生的,去年刚初中毕业,可惜未能考上高中,中专就更别说了。复习了一年,还是如此。今年夏天开始,已经跟着三叔下地干活了。因为农活不熟练,只能算半公分。

  杨舒明今年15岁,46下半年出生,和杨舒浩同岁,之前因为成绩不好,留级了一年,今年才六年级。现在过来京城,杨舒宁还得帮忙联系学校,能让他继续入学接受教育。

  杨舒怡今年11岁,50年出生的她才三年级。虽然年纪小,但看得出来颇为懂事,很有一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模样。

  本来三叔还有一个儿子,可惜在那三年里,因为实在吃不饱,生病时营养不够,夭折了。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