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五十七章 云集_青帝赢子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全部是地上人。”

  场面一静,众人都感觉到些奇怪,转首看向了皇帝。

  “且不管别人家事……不过冀州这面是有天功,谁不想争一争?”叶青笑了笑,压下心中异样,定下此事基调:“对外域参战力量越多越好,所有增援的队伍,我们都欢迎他来!”

  他说着扫一眼众人,再度强调说:“这次进袭敌人已有了防备,孤军深入既行不通,就集团碾压……多争取一份力量,就多一分胜算,以往的嫌隙先放到一面。”

  “是,陛下!”

  这个决议,很快在全军复制一遍,统一了认识。

  “下令总动员吧。”叶青这样命令,相信经过秋冬半年的准备,洛阳方面厘清了运作。

  不得不说一句,这是秦汉古典帝国继承自战国时的特殊机制,战国时期是七国之间国战不休,秦汉时是与匈奴争霸神州正统,所谓举国之战,都是征发百万的大规模对战,拼到最后的胜利者都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此后朝代因与华夏国力相当的大敌灭尽,此动员机制就迅速湮灭在历史中,所谓“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自隋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动员能力越来越差,简直虚得不像一个大国,直到工业时代两次大战中西方文明发现了总动员的意义——使综合国力的强者能站到最后,失去传统已久的华夏才自北国偷师重学。

  但此际叶青不到二十年就结束内乱,完整继承两汉政治、军事、经济遗产,朝野间懂得这个机制的人才很多,他预计自己能比曹操南征时聚集起更多的动员兵,讯盘的调度上更加成了这点。

  这命令通过讯盘传达到洛阳,朝廷就升级战时机制,正式转入总动员机制——最先是军事上征召扩军,地方郡府兵的常备役数量少,本来就是个框架,一旦战时就可用老兵做种子,新兵填入扩充,这是秦汉古典帝国时期独有特色。

  随即经济上由何太后下旨,对出兵冀州的地方郡国给予免税一年的好处,并给予开春的耕牛补贴……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免开春交战对农事的影响。

  通讯上,驿站网升级成了讯盘网,各州报纸和政府都在迅速宣传,统一口号:“汉家存亡在此一举。”

  交通上,轨道网茫茫无期,目前实际上做不到全国总动员,朝廷行文中只动员洛阳平原、荆汉平原、河南平原、山西平原、江淮平原这五块主要产粮区,河北冀州是大战破碎无法支持,益州成都平原是拒绝支持,而江东产粮区则是保底,距离北方太远,支援的效益比太差。

  按说这是自带干粮的志愿兵,能有多少积极性难说,但新生帝国确实有一种勃勃向上的开拓精神,又似受到冥冥中族气的刺激,确实明白这个危亡之时,五个动员区的青壮都大批组织起来,在郡国府兵的框架下

  请收藏:https://m.jm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